军民融合共发展 双拥花开谱新篇——泰安市双拥工作纪实
来源:泰安日报 作者:泰安日报 审核: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15-07-03 15:01:00
汶水滔滔,源远流长。泰安作为革命老区,有着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。在战争年代,广大军民携手并肩,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;和平时期,558万泰山儿女和驻军部队鱼水情深,共同书写了一曲大气磅礴的新时代双拥赞歌。
齐抓共管双拥显合力
“视军队如长城、把军人当亲人”。在泰安,这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。泰安市高度重视双拥工作,着力建设组织健全、制度完善、保障有力、运行规范的领导工作机制,形成了党政军齐抓共管、全社会共同参与双拥工作的强大合力。
健全组织领导体系,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,市委副书记和分工副市长任副组长,36个市直部门负责人和7名驻军首长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,并根据军地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。从市直成员单位到各县市区、乡镇(办事处)、村(社区)及驻军各部队全部建立健全双拥工作领导组织或办事机构。目前,全市共建立各级双拥组织560个,拥有专(兼)职双拥工作人员1389人,形成了市委、市政府统一领导、党政军一把手亲自主抓、职能部门各司其职、双拥办组织协调、社会广泛参与、军地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网络体系。
我市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,“十二五”规划、政府工作报告、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、部队工作计划等方面;纳入军地双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,定期研究解决双拥工作的重大事项;纳入各级成员部门的目标管理,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部门双拥责任制;纳入对各级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,做到了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社会建设同步谋划、同步要求、同步实施、同步发展,实现了双拥工作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近年来,虽然军地领导都有变动,但双拥的接力棒始终一脉相传。每年“八一”、春节等节日,市委主要领导都要率领各大班子领导分头走访慰问驻泰、驻鲁部队及优抚对象,征求意见、解决问题。军分区和驻军首长对加强军地共建、支援地方建设等工作也经常作出重要指示。在市党政军领导的影响带动下,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心系国防、情注官兵的“好书记”、“好市长”、“好局长”等,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军民开展双拥工作的积极性。
广泛宣传双拥入人心
漫步在泰安的街头,不时可见一幅幅引人注目的双拥宣传公益广告牌;车站、医院、商场、旅游景点等窗口单位,“军人优先”、“军人免费”等字样令人倍感温馨;“双拥一条街”、“双拥林”等,无不凸显着浓厚的拥军氛围。
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。在市电视台、广播电台、泰安日报、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设“绿色长城”、“军营生活”、“创建双拥模范城”等专题、专栏,制作了宣传双拥工作的专题片,及时宣传报道双拥工作开展情况及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。
同时,投资180 万元,在泰安交通要道和城区主要出入口、旅游景区景点等显要位置设立120 个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牌或电子显示屏。在车站、医院、商店、公园等公共场所普遍设立“军人免费”“军人优先”“优抚对象优先”等标识、标语,营造了浓厚双拥共建氛围。
我市注重把培养和宣传双拥典型作为推动双拥工作的重要手段,积极营造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。市妇联、民政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开展了“十佳军人妻子”“十佳军人母亲”评选表彰活动,推出军人好妻子、军人好母亲40人,其中10 人被评为省级“十佳好军嫂”“十佳兵妈妈”。军分区每年组织开展“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”评选表彰活动,累计推出40 名关心国防建设的好书记、好局长等先进典型。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,经新闻媒体报道后,在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。驻泰部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组成驻军英模代表团,到各学校开展巡回宣讲,受教育学生达10 万余人次,让广大师生受到了一次现实生动的国防教育。
紧紧围绕增强国防观念和双拥创建意识这条主线,扎实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,以党政干部、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对象的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创建宣传教育活动。据统计,四年来,全市共组织党政干部开展“军事日”活动120 次,组织中小学生过“军营一日”活动4 万人次,军训学生36 万人,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热情,增强了全民国防意识。
军民融合唱响主旋律
为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,我市唱响军民融合主旋律,有力推进了军地国防教育、军民基础设施、军工装备产业、军地文明创建等方面的融合发展。
我市以丰富多彩的双拥共建活动为载体,促进国防教育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乡村,实现了国防教育全覆盖。通过军地联合办学、教学基地互设、人才互培、教育互帮、设施互用,提升了军地教育融合效果。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国防教育、关心国防建设、学习国防知识的浓厚氛围。
全市各级坚持把部队营区营房、训练场地等军事设施项目,纳入地方建设总体规划,着眼部队所需,奉献地方所能,想方设法增投入,克服困难办实事。近4 年来,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市、县两级累计筹集资金1.7 亿元支援驻军建设,优先划拨386 亩土地用于驻军完善办公服务设施。同时,将人防工程纳入城市公共设施,依法配建,较好地满足了平时开发利用、急时防灾救灾、战时防空等多重需要。以航天特车、五岳重汽、鲁峰汽车、华鲁锻压、泰山玻纤等骨干企业为主体,我市积极推进军工装备产业融合,初步建成了特种汽车、锻压设备、输变电缆等军民融合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,助力军队尖端武器装备发展。在服务军需的同时提升了地方企业核心竞争力,实现了国防建设与泰安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。
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涉军政策,随军家属、军转干部、退役士兵、军休干部安置率、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率以及涉军各项资金兑现率均达到100%,解除了驻军官兵、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,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。驻军积极参与文明城市、卫生城市、幸福城市等联建共创活动,在定点扶贫、对口帮扶、扶危济困、兴教助学、繁荣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。通过军地双拥共建、结对互帮、融合互促,加强了军地军民之间的联系,增进了团结,加深了感情。
社会拥军汇聚正能量
双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,必须植根基层,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才能永葆生机、富有活力。近年来,我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,不断拓展双拥工作领域和范围,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,大力开展社区拥军、项目拥军、志愿者拥军、科技拥军,多形式、多渠道的社会化拥军活动,成为我市双拥工作的新亮点。
党委政府各部门立足各自职能,把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,融入日常工作,满腔热情地为部队官兵搞好服务。市法院系统建立专门法庭,对涉军案件做到快立、快审、快结、快执行,全力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。工商部门对从事经营的转退军人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给予优惠照顾,扶持他们就业再就业。税务部门认真落实转退军人自谋职业税收优惠政策,为转退军人提供税收优惠扶持。公安部门认真履行治安防控职责,依法处理涉军治安案件,对涉军方面的户籍、出入境、交通车辆管理等提供便捷服务。建设部门注重加强与驻军的沟通,帮助部队做好设施拆迁、配套完善等工作,极大改善了驻军周边环境。
围绕部队建设和官兵需求,我市各行业从实际出发,全力为部队官兵办实事解难题。出租车行业围绕方便军人出行作文章,全市开通869 余辆“拥军车”,驻军官兵乘坐“拥军出租车”免收起步价。旅游行业围绕泰山旅游作文章,泰山、岱庙各景点面向全军将士免费开放,平均每年为3 万多人次减免门票460 多万元。电力行业常年开展电力拥军活动,帮助部队检修电力设备,确保驻军安全用电。卫生行业全力为驻军官兵、优抚对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,实行涉军就医优惠,并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开展健康查体、送医送药、健康教育等活动,受到驻军官兵、优抚对象好评。
双拥工作进社区,是促进军地军民和谐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我市以创建双拥和谐社区为切入点,深入开展社区双拥共建活动。目前,全市乡镇街道、社区共建立双拥工作站257 个,全部做到了办公服务场所标识、志愿者标识、志愿者队伍旗帜“三统一”,双拥工作站服务内容、工作制度、领导小组“三上墙”。驻军部队与社区结成共建对子330 个,常年开展社区慰问、送就业岗位进军营等活动。全市“ 两新”组织自筹资金300多万元,为驻军赠送科技设备、书籍、日常生活用品等,无偿为部队培训各类技术骨干1000 多人。
拥政爱民情注新故乡
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。驻军广大官兵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,积极参与地方抢险救灾、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。近年来,驻军共参与地方抢险救灾30 余次,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。特别是在泰山“4·18”山林火灾扑救过程中,市公安消防支队、武警支队闻警即动,快速反应,科学施救,成功解除了火灾对泰山景区、部队弹药库、油库和附近村庄居民的威胁,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驻军各单位充分发挥人才、技术、装备优势,积极支持地方建设,在重点工程、文明城市、卫生城市创建等活动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。近年来,驻军参加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重要活动60 余项,出动兵力2 万余人(次),动用车辆700 多台(次),挖掘土石40多万方,植树造林6000 多亩。
驻军广泛开展与后进村、少数民族村结对帮扶活动,驻军每个团级单位联系一个乡镇,每个营级单位联系一个村,每个连级单位联系1 至5 户困难群众或优抚对象,常年送技术、送文化、送物资,帮助镇村架桥、修路、绿化荒山,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。近年来,累计投入建设帮扶资金330 万元,帮扶救助困难群众500 余户。广大驻军官兵还踊跃参与慈善捐助活动,四年来,累计捐赠善款达200 多万元。
双拥工作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自1994 年起,我市已先后5 次获得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殊荣,下属6 个县、市、区实现了“全省双拥模范县”满堂红。特别是自2012 年再次被评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后,全市各级党政军组织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把争创新一轮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作为政治任务、“城市品牌”和城市幸福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。在不断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格局下,泰汶大地必将奏响双拥共建幸福泰安的新乐章。
(来源:泰安日报 记者 马骏)原文链接:http://222.132.157.151:9988/tarb/page/1/2015-07/03/01/2015070301_pdf.pdf
- 上一篇新泰市实事拥军“六连冠”
- 下一篇省双拥模范城(县)检查组来泰